欢迎访问,有关于琉璃瓦、生产厂家的问题,可联系我们了解情况!
20年行业经验,厂家批发价格!

琉璃瓦知识
当前位置: 琉璃瓦 > 琉璃瓦知识 > 中国古建筑中蜀柱与叉手用途

中国古建筑中蜀柱与叉手用途

来源:宜兴古典建筑陶瓷厂    更新时间:12-12

  一、蜀柱与叉手

  蜀柱即瓜柱,蜀柱是宋代的称号,又叫侏儒柱。晚期只用在平梁上,支持脊柱,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拱、矮木和驼峰。蜀柱头也安斗,柱头间用攀间,柱角处装木沓。

 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持脊木专。实践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持。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,晚唐五代起,逐步改用蜀柱支持脊木专,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增强稳固的构件。明清期间,各梁均用瓜柱支持,瓜柱下用角背,作废了叉手。

  二、驼峰

  驼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间共同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,因起形状似骆驼之背,故名之。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。全驼峰又有鹰嘴、掐瓣、戾帽、卷云多种方式。半驼峰比拟少见。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上运用了半驼峰。

  三、托脚

  托脚是支持平木专的构件。唐至元代运用琉璃瓦较多,明清期间已少少用。

  四、替木

  替木设置于栌斗或令拱斗口上(也有间接设在柱头上的),与枋平行,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,即增长了构件衔接的强度,又可收缩构件跨据。最早在汉代已呈现这种构件。宋代,檐下替木平日一连,实践成了撩檐枋。明赃官式修建中已不运用。

  五、平座与滴珠板

  平座是指楼阁式修建上由楼层向室外挑出的平台或走道局部。它重要由平台,雕栏和斗拱构成。

  滴珠板又叫燕翅板。滴珠板是清代的叫法,指的是平座外沿的挂落板,由一些竖向木板拼接而成。其高度同平坐斗拱高,厚度为沿边木厚度(2斗口)的1/3。滴珠板下端常做成快意头外形,快意头宽为板高的1/2,或按总面阔规定。

首 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生产车间 琉璃瓦知识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琉璃瓦价格 琉璃瓦图片
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
139-1537-5052
7*24小时客服电话